健康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国专题 > 民国历史导读 > 详细内容
04章 孙中山
发布时间:2024/8/20  阅读次数:9  字体大小: 【】 【】【

04章 孙中山


孙中山孙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男性,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总理。孙文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后人惯以中山先生相称。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1925年3月12日卒于河北省北京市。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

孙文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除了下列实际使用的名字外,孙文还用过陈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达生等化名,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19112年民国成立之后,孙氏本人于所有公私档案均以“孙文”署名,故应以“孙文”为其正式名称。“孙中山”三字,乃其本名姓氏及化名姓氏之组合,且半为中文半为日语,虽为后人所惯称,实不尽妥恰。在西方,孙氏以“Sun Yat-Sen”之名闻于世。

此外,孙氏曾自称为洪秀全第二,并认为洪氏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孙氏接受西式教育,不受传统忠君观念的束缚,才敢于如此自称;台湾历史教料书亦采用此说。[1]

至于“孙大炮”这个当时政治对手揶揄孙文的外号,来源有多种说法:包括为袁世凯所取,或系粤语“不切实际之人”的意思,暗讽孙文言辞夸大却不实在。

又,孙文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常当众倡言反清,闻者多胆怯走避,惟陈少白、尢烈、杨鹤龄附和之,乃得四大寇之浑名。

生平

早年

孙中山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之家,为家中季子。七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1879年,十四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孙在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意奥兰尼书院”(Iolani School)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1881年毕业,获夏威夷王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之后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厚学院”(Oahu College)(相当于中学程度)继续学业。1883年由于孙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长送回家乡。同年冬天到香港,与陆皓东一同于公理会受洗入基督教,并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次年进入中央书院(今日之皇仁书院)。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届两名毕业生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当时之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孙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尝于1894年《上李鸿章万言书》中,提出多项改革建议,惟李鸿章断拒。失望之余,孙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岛募款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企图以排满思想为其革命事业铺路。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会见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等人,准备筹画生平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目标。最终同年2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正式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会”。其时,杨衢云、谢缵泰等人已先以“开通民智、改造中国”为宗旨创立“辅仁文社”。孙中山以志业相近,遂与辅仁会社接洽,衢云等欣然同意举全社并入兴中会;于是租定总会所一处,托名“干亨行”。2月20日,孙中山先生于香港大学作公开演讲,并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于香港。

革命期间

革命期间的孙中山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成立,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即分工展开各种活动,先生主持前方发难任务,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孙中山进入广州,创农学会为机关,并广征同志,定重阳节(10月26日)为起义之日。可是因为事先泄密,这次起义失败作收,以陆皓东为首的多数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孙于11月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与其妻儿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2],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同年秋天,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成为国际事件。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孙并被邀出书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1897年,孙经加拿大,转往日本。先结识宫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长期支持者;透过宫崎及平山,孙再结识日本军政、帮会中人,包括犬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并一度接触梁启超等保皇派。1900年庚子拳乱引来八国联军,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画南方诸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也答应与其会见。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不过是个清廷陷阱。而后李赴北京协调条约之事,此会面也无疾而终。同年9月,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原兴中会骨干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后转往台湾,得当地日本官员答允支持在广东发动起义(称惠州三州田起义)。后因日本官员临时改变态度而失败,孙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改革命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年9月,孙中山离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华侨中发展革命。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成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后得旧金山致公堂保释及代聘律师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孙中山之后到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并于纽约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是对革命的支持与好感,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活动宣传革命,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于1905年中再赴远东,7月抵达日本横滨。在宫崎寅藏介绍下与黄兴见面,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以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在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继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进行者为国民革命,将创立者为中华民国;并举所誓之四纲,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以达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压力,以一万五千元请孙中山离开日本。孙中山收款后于3月离开日本。由于此事未经同盟会内部商议,于是引起会内分裂。孙中山赴南洋后,在胡汉民、汪精卫等支持下,在南洋另成立同盟会总部。1907年五月命余丑起义于潮州黄冈,历六日而败,是第三次起义。1907年六月孙中山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历十余日而败,是第四次起义。七月六日徐锡麟起义于安庆,失败殉难。同年7月,孙经越南赴广西主持镇南关起义,再告失败。孙中山被法国当局拒绝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才再踏足中国国土。1908年三月二十七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是第七次起义。四月,黄明堂起义于云南河口,是第八次起义。1910年二月倪映典发动新军起义于广州,是第九次起义。1909年至1911年期间,孙中山大部份时间在旅途之上,曾环绕地球多次,在各国华侨、留学生中筹划革命经费及外国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极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会及其周边组织快速扩张规模,并于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会美洲地区总会,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华侨参与革命。此外又先后发动包括1911年4月27日(三月二十九日)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在内的多次起义,直至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义在危难中奋击成功,武汉当日光复,各省同志,咸起响应。

事件 时间 革命经过
第一次广州起义 1895年 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等人,准备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开搜捕,陆皓东被捕牺牲。
惠州起义 1907年 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
潮州黄冈起义 1907年 五月命余丑起义于潮州黄冈,历六日而败。
七女湖起义 1907年 六月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
安庆起义 1907年 七月六日,光复会的徐锡麟在安徽安庆起义。
防城起义 1907年 九月命王和顺起义于钦州王光山。
镇南关起义 1907年 十二月命黄明堂起义镇南关,并亲临指挥。
钦州、廉州起义 1908年 三月二十七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
河口起义 1908年 四月命黄明堂起义于云南河口。
广州新军起义 1910年 二月倪映典发动新军起义于广州。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四月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临时大总统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缉的影响,自1907年起孙中山便长期居留欧美各国。武昌起义时,孙中山人在美国丹佛而不在中国。初闻革命成功时,孙中山还有些讶异,但随即在海外华人与美国的同情者间筹集资金。12月20日孙中山赶赴上海,并于28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并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民国元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先生即于13日向参议院请辞并举荐袁世凯以自代。兹后苦心孤诣协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选任、就职、组职内阁,尤特重其向国民宣誓一事,引导袁氏步入民主程阶。

当时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实力有限;虽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脱离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军事凭借却是各地的团练与新军,或是混入部分华侨以及洪门与旗下哥老会的成员,无论在装备与士兵素质上,皆无法与清朝主力北洋军抗衡。此外由于孙并未实际投入革命战事,故各省的革命势力纷纷推出自己的领导,使革命势力呈现多头马车的情形。革命军被北洋军接连击败后,孙中山决定与北洋军的统帅袁世凯和谈,希望通过给予袁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袁成为清朝垮台的最后关键。最后孙与袁达成协议: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由袁接任,袁则以实际行动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条件,下旨逊位,中华民国终完全取代过去的帝国体制。隔日2月13日孙辞去临时大总统,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

二次、三次革命

8月,经宋教仁从中斡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25日,孙中山在北京举行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中被选为理事长,但孙中山以“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国民。”,即委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嫌疑为原凶。孙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称为二次革命。由于实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败。孙中山被通缉,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寻求援助。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向孙中山个人绝对效忠,要按手模宣誓;并且将国民按入党时间分成等级,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时流亡日本的国民党员对此反对,原同盟会中重要人物如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孙中山重回中国。1917年,段祺瑞在张勋复辟后“再造共和”,废止了1913年选出的国会。身在上海的孙中山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号召国会议员一起到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并就职为大元帅,誓师北伐。但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桂、滇系军人控制,孙中山实力有限,甚至出现“政令不出士敏土厂(大元帅府)”的情况。孙中山曾尝试发动兵变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国会改组护法政府,以七总裁取代大元帅,孙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职。1919年10月,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次年,广州非常国会取消军政府,选孙中山为大总统(习惯上称为非常大总统),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就职后力主军事北伐,最终与主张暂缓军事,联省自治的陈炯明产生激烈冲突,于1922年6月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3],孙中山离粤退居上海。

联俄容共

孙中山晚年第二次护法后,孙中山开始考虑与共产党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联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在上海会面,正式讨论与共产党合作。孙、越会面曾后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4]。

同年年初,陈炯明部被逐出广州,孙中山得以在3月回粤。12月29日,孙中山落实接受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协助重建大元帅府,共产国际派出鲍罗廷到广州为孙中山顾问,以苏共为模式重组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实行联俄容共政策。在苏联援助下,于3月组建黄埔军校,并以蒋介石为校长。11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推倒曹锟,邀孙中山北上共襄国是。孙中山次年1月抵京后即开始病发,最终于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在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8岁。临终时同意汪兆铭所代笔的《总理遗训》及《致苏联政府书》。1925年4月2日安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北伐成功后,于1929年6月1日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思想

孙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将西洋欧美各家学说综合整理而来,但是也有少部分见解是“兄弟(我)所独创”(孙文语)。

  •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 “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区分”;广兴福利,大有为式的“万能政府”。
    • 人民之权又称为政权,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
    • 政府之能又称为治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 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 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曾说“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似是受到达尔文进化论与俄国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 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 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 人生哲学:“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 哲学主张:“知难行易”。

家系

孙中山与整个家族孙中山家族的祖居地有“紫金说”和“东莞说”两种。

  • “紫金说”系1920年代由广东籍学者、罗香林提出,认为孙的祖居地为广东省东江流域的紫金县公馆地区,认为孙中山是佘族后裔,与翠亨的孙氏不同宗。
  • “东莞说”系孙中山的故乡翠亨孙氏提出,认为孙氏为汉族,祖居地为广东省东江流域的东莞市上沙村,这种说法主要依据为孙中山家族的祖谱。罗香林的“紫金说”提出之后,一直与“东莞说”针锋相对,社会上便开始有了关于孙中山祖居地的争论。“东莞说”一直为社会所接受,现在孙氏家族的长子嫡孙孙满等亲属均认同这种说法。
  • 不管“紫”“东”哪种学说正确,孙中山的祖先从粤东东江流域迁居到珠江口西岸的香山翠亨村,则是公认的。

家庭

孙中山与整个家族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1789年-1850年),祖母黄氏(1792年-1869年),父亲孙达成,母亲杨氏,都是翠亨村的普通农民。孙中山兄弟姐妹6人,长兄孙眉,姊孙妙茜,妹孙秋绮,另有一兄一姐早殇。孙中山1884年与本县侨眷卢慕贞结婚,族谱上陈粹芬为其妾[5]。1915年与卢氏离婚。同年与宋庆龄结婚。

孙中山的三个子女:子孙科,长女孙娫, 次女孙婉(又作孙琬)均为卢氏所生。与宋庆龄无子女。

评价

正面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中正(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中正、汪兆铭(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中正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司法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负面

清末的革命团体普遍只有松散的组织,多数革命起义事实上并非直接由孙中山所领导,而是由黄兴筹画与统帅,时人也多将孙黄两人并列。至于革命党内,认同黄为实际领导革命的党人也不在少数。可惜的是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黄的人马被逐渐排除在中国国民党之外,黄的贡献则长期遭到忽视,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两岸三地重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当时宋案未有证据证明是袁世凯指使,袁黄也力主有司法途径解决。惟孙文一口咬定袁为元凶,指非用武力不可,从此开展了民国多次内战的先河;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6]。“凡于革命军未起义之前进党者,名为首义党员;凡于革命军起义之后、革命政府成立以前进党者,名为协助党员;凡于革命政府成立之后进党者,名为普通党员。”“革命成功之日,首义党员悉隶为元勋公民,得一切参政、执政之优先权利;协助党员得隶为有功公民,能得选举及被选举权利;普通党员得隶为先进公民,享有选举权利。”“凡非党员在革命时期之内不得有公民资格。”诸如此类的规定,充斥著整个党章。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反共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

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7]。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

不过需要指出的事实是,经过满清几百年的愚民锁国,当其时之中国是根本不具备对外进行平等互利外交的谈判资本,几乎所有稍有名气的历史家都不会把孙中山先生的权宜之计视为不妥当行为.事实也明证了,日本那时没有接受孙中山的思想建议,最后走上了毁灭自己毁灭他人的不归路,进而断送东亚的繁荣声耀.近代史中,中国领导人于混乱局势下,企图以权宜手段对列强在华权益让步的案例甚多。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后来皆颇多学者批评。

台湾

1949年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兵败迁台,国民党将孙中山和蒋中正推崇到几如圣人的地步。孙中山被奉若神明,而蒋介石则以现世为一孙文继承人自居。举凡文章、广播、电视、电影、歌曲,任何文艺创作只要冠上“国父”或“三民主义”等字,无分良否皆一昧获得赞扬,但罕有学术性价值。国民政府又命全国中高等教育学生接受三民主义课程的洗礼,其内容则杂乱不堪,包括蒋介石训词等多种成分。而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异同之讨论,联俄容共之史迹,民权初步之落实,结束训政还政于民之承诺皆绝口不提,改为宣传蒋介石著作《苏俄在中国》所述苏俄之暴行。各种中国国民党支持的三民主义研究团体与学校社团遍及全台,其实则是国民党的外围组织。大学入学考试甚至将三民主义与国文、数学、英文等并列主科。国民党政府更在各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竖立孙、蒋铜像。直到1987年戒严令解除为止,台湾无一日不在“国父”之阴影下生活。“国父”成为绝对正确的代表,却也成为国民党压制反对声浪与反省批评的借口。

解严后,一般民众及学者开始批判国民党塑造出来的国父绝对神圣及绝对威权,各种民间与社会组织也以实际行动推动废除教育体制里有关“三民主义”的部分。如台独运动人士一向反对神化孙中山,但如李筱峰等仍肯定孙中山革命及学者精神,进而批判国民党实施的高压恐怖统治,已与孙氏理念完全违悖。今日台湾民众多对蒋中正评价较差,但对孙中山仍多持肯定态度,今日国民党亦多以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及孙中山作为号召,较少以蒋介石为标榜。

孙中山一生曾访台四次,但对今日台湾而言,与孙中山最密切之处,仍是随处可见的新台币100圆纸钞:上有孙中山画像及手书“博爱”二字。

中国大陆

在中国大陆,由于孙中山生晚年对中国共产党采取联合的政策;过世后遗孀宋庆龄更透过实际行动表达支持共产党的立场,故为少数1949年后仍享有崇高名望的国民党籍革命人士。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先常见的街道名称中正路大多被改名,而中山路及中山公园等却多保留至今。现今中国官方对孙中山的评价是一个“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出重要的清末民初共和革命历史剧--走向共和,当中对孙中山的形象有较生活化的铺陈,并适度突出了共和革命与民主制度的价值。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养生保健网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 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