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国专题 > 细说孙中山 > 详细内容
10.8 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奠基铺路
发布时间:2024/8/20  阅读次数:32  字体大小: 【】 【】【

10.8 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奠基铺路


孙中山题写的“航空救国”、“志在冲天”字字闪光。

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他认识到航空事业的重要,指出发展航空的意义和前景,并为此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他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奠基者。

近代航空业的积极倡导者自从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第一架飞机之后,孙中山先生就敏锐地觉察到了飞机的重要性,并把它与中国的革命实践联系到一起了。

1910年,孙中山到美国后,立即指示旅美同盟会会员抓紧时间,组织有志青年学习飞行技术和飞机制造技术,以便日后为祖国服务。檀香山成立同盟会分会时,他又鼓励分会同志筹办中华飞机制造公司。11月初,孙中山在马来亚槟榔屿接到美国军事学家成马里寄来的有其论文(飞机在战争中的用途》的《哈泼周刊》之后,于7日回信说:

“至于你对飞机在战争中用途的见解,我已一再拜读,至为赞佩。你的所有论证均极正确。”

19if年1月底2月初,中国第一个飞行家冯如在美国奥克兰作飞行表演,孙中山行抵旧金山闻讯后立即赶到奥克兰观看,并面对冯如和前来参观的广东侨胞,即席用广东话发表演说。他一开口便自豪地说:“我们中国有杰出的人才!”尔后便启发冯如认清形势,把才智献给革命事业。冯如自此便毅然改变担任清廷飞机师的决定。

从1911年5月至11月,孙中山曾在三封致革命党人的信件中谈到了飞机。尽管是寥寥数语,却颇有见地。

第一封信是5月31日写给华侨飞行家李绮庵的。信中说:“飞船(即飞机)习练一事,为吾党人才中之不可无,其为用自有不能预计之处,不独暗杀已也。兄既有志此道,则宜努力图之。”

第二封是9月14日的复萧汉卫函,函中赞成革命党人研习飞机,并指出:“飞机一物,自是大有利于行军。”

第三封是致旅美同志的。孙中山说:“阮伦兄等谋设飞船队,极合现时之用,务期协力助成,以为国家出力。”

由此可见,孙中山已把培养和罗致航空人才作为革命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了。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对飞机的用途以及它在革命中的地位有如此深刻认识的人,恐怕当时惟孙中山先生一人耳!

组织革命航空队

辛亥革命爆发后,为增强革命力量,孙中山号召美洲华侨在美洲同盟会总支部的领导下,出钱出力,组织华侨革命飞机团回国参加革命。冯如在孙中山影响下终于投身革命,回国创建并领导了粤军都督府航空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极为重视回到南京的华侨革命飞机团,特意拨地开辟南京演武厅为飞机场,任命李绮庵为飞行队长。南京临时政府拥有自己的飞机,对清帝退位起了重要的威慑作用。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1913年8月出走日本。次年,在日本西京琵琶湖八日市,孙中山创建了‘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聘请日本飞行家尾崎行辉、立花了观为教官,美国人史密斯为顾问,购有法国法尔门式飞机2架,学生20余人,均为华侨青年。1915年,孙中山在该校演讲时强调:“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战的最后武器。”并进而阐述了“航空救国”的思想。不久,该校因故停办,孙中山便打算在国内再办一所航空学校。1915年7月,以李实为督办、王广龄为会办、谭根为飞行主任兼航空队司令长官,在广州成立航空学校筹备处。后因部分学员和飞机参加反袁斗争,筹办航校之议遂暂时搁置。

为反对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先生曾多次打电报给海外革命团体,请他们迅速购置飞机,组织飞机队,返国参加反袁斗争。由于所购飞机无法及时运到,孙中山于1916年4月27日从日本返沪亲自部署这一事宜。5月4日,以居正为总司令的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向盘踞在山东潍县周村的靳云鹏部发动猛攻。被孙中山任命为骑兵队兼飞机队队长的吴光海率马超俊等人驾机作战,轰炸了济南城内山东督府,战果颇佳。这是中国首次使用飞机作战。

此后,孙中山先生曾三次回广东主持革命政府,由于讨伐军阀的实际需要,加上有不少华侨航空人才返粤,使孙中山得以组织航空队继续革命,并发展航空事业。

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回广东主持革命政府,在航空方面的大胆尝试是设立航空处,着手组建航空队。

1917年7月,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从上海南下,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并于9月10日就任中华民国政府海陆军大元帅。10月间,护法战争爆发。孙中山决定各路大军会师武汉,大举北伐。为配合此项军事行动,他于1918年年初在大元帅府下设立航空处,处长是美国归侨机械专家李一谔,副处长张惠长,飞行员有陈庆云、蔡司度等,均为华侨。航空处有旧飞机2架。

由于参加护法的各路人马各有算计,在广东的桂系军阀又唆使政学系排斥孙中山,7月间将军政府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负责制,孙中山被迫离粤返沪,护法运动遂告失败。此后的孙中山虽离开了广州,但仍十分关心航空队的组建。1919年2月 18日,他自沪复函林森,请他就近告知杨仙逸、张惠长赴汕头襄助粤军建立航空队。4月19日,在得知杨、张二人已由汕头抵达漳州后,他又致函杨仙逸,希望他们发挥自己“对于飞机学问,研究素深”的优势,“力展所长,羽翼粤军,树功前敌”。1919年6月,援闽粤军在福建漳州成立航空队,队长为陈应权,实际总指挥则是杨仙逸,队员有蔡司度、叶少毅、李光辉等人,前后拥有飞机6架。

1920年8月,当粤军奉孙中山之命回粤讨伐桂军岑春宣、莫荣新时,杨仙逸指挥航空队在广东全省各县市上空散发了讨逆传单。杨仙逸和张惠长还驾驶美制鸭婆水上飞机轰炸了莫荣新在广州的广东督军公署,令叛军连夜退往三水,继而又退往肇庆、德庆一带。航空队乘胜追击,沉重打击了叛军。

孙中山先生第二次回广东主持革命政府时,也设立了航空机构,即航空局,并组织了飞机队随军北伐。

桂系军阀被赶走后,孙中山先生于1920年11月28日离沪抵穗,次日即重组军政府,宣布继续护法。同日,在广东大沙头设立直属大元帅府的航空局,孙中山任命朱卓文为局长。航空局下辖两个飞机队,张惠长为第一飞机队队长,有水上飞机5架;陈应权为第二飞机队队长,有陆上飞机4架。为激励航空人员,孙中山亲笔为其题了“志在冲天”四个大字。

1921年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联合会在广州举行,孙中山被选为大总统。次年初,杨仙逸从美国率黄光锐、林伟成等一批在美国航空学校学过飞行的爱国青年及在美购置的飞机返回广州后,孙中山欣喜不已,遂于2月改组航空局。航空局局长仍为朱卓文,张惠长任副局长兼第一飞机队队长,陈庆云任第二飞机队队长。与此同时,孙中山还指示在大沙头成立由朱卓文兼任校长的航空学校。

1922年5月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声讨徐世昌,下令北伐。两天后,北伐军分三路进攻江西涨惠长、陈庆云率飞机队进驻韶关及赣南一带配合作战,壮了声威。

重视发展航空工业

陈炯明叛变以后,孙中山先生于1922年8月 9日乘“中山”舰离穗赴沪,第二次护法失败。陈炯明被打退至惠州之后,孙中山于1923年2月返回广州,重新成立了大元帅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第三次在广东主持革命军政府。此时孙中山先生在航空方面除了继续组织航空队讨逆以外,还建立了飞机装配厂,为中国的航空工业铺下了一块基石。

1923年3月2日,孙中山任命杨仙逸继任航空局局长,随杨从美国归来的黄光锐、林伟成分别被任命为第一、二飞机队队长,时有6架陆上飞机和2架水上飞机。杨仙逸除飞行技术高超外,对于航空工程学、机械学等均有研究,他聘请了两个美国航空工程师偕中国工程师卢维溥等,在广东大沙头的飞机装配厂欲自己制造飞机。6月,终于制造成功。这是一架金尼式陆上双翼教练机,定于7月试飞。

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主持了试飞典礼,并在飞机前摄影留念。试飞时,由黄光锐驾驶,宋庆龄也一同乘机上天。后就以宋庆龄求学时的英文名字的译音,命名这架飞机为“乐士文第一号”。试飞成功之后,孙中山先生为了鼓励提倡中国自造飞机,亲笔题写了“航空救国”四字。据不完全统计,从1910年至1922年,中国共发生过严重飞行事故16起,损失飞机16架,死亡25人,其中飞行员14人。可见当时飞机的安全性还较差,而孙中山先生毅然支持其夫人宋庆龄登机试飞,足见他对发展民族航空工业是何等的重视。

由于杨仙逸对发展中国航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孙中山先生称其为“革命空军之父”。杨仙逸在东征中遇难后,孙中山于1923年9月 27日以大元帅名义,追赠他为陆军中将,以表彰他“技术湛深,志行纯洁,尽瘁国事,懋著勋劳”。

未竟的宏伟蓝图

作为一位领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对中国近代航空业的贡献,还表现在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

孙中山先生积数年研究心得,很早曾拟写《建国计划》一书,希望革命成功之后中国经过大规模的建设,能走上富强的道路。然而后来由于局势动荡,这个计划未能实行。在民国建立近十年之际,孙中山先生旧念重提,并于1921年7月8日在广东给廖仲恺的一封长信中,告诉他自己已拟定了《十年国防计划》这部书稿的目录,以便广泛征求意见。书稿目录共有63个要点,其中关于航空建设的就达9项,即:

1.建设新的航空港;

2.制定航空建设计划;

3.举行全国空军攻防战术演习;

4.向列强定制飞机,以便进行仿制;

5.聘请外国航空教练来华,训练空军;

6.使空军建制标准化;

7.发展航空制造工业;

8.训练一支立于不败之地的空军;

9.研究列强在远东地区空军力量与中国防空的关系。

显而易见,在这个计划里,有关航空事业的战略研究、人才培养、飞机制造、机场设施、空军建设、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均涉及到了。在列出了纲目之后,孙中山先生还自信地说:

“予鉴察世界大势及本国国情,而中国欲为世界一等大强国,及免重受各国兵力侵略,则须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也。若国民与政府一心一德实行之,则中国富强,如反掌之易也。”

可惜在拟就这个纲目之后,孙中山就人桂督师,准备第一次北伐了,因而著书的打算又只好束之高阁。

但他仍然从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中看到了中国的前途。1924年3月2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的一次演说中慷慨激昂地说:

“恢复我们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如果不学外国的长处,我们仍要落后。我们要学外国到底难不难呢?中国人向来以为外国的机器很难,是不易学的。不知道外国所视为最难的是飞上天,他们最新的发明是飞机。现在我们天天看见大沙头的飞机飞上天,飞上天的技师是不是中国人呢?中国人飞上天都可以学得到,其余还有什么难事学不到呢?因为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有了很好的根底和文化,所以去学外国人,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学得到。”

1924年5月,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不久又在大沙头成立了新的航空学校,由接替杨仙逸任过10天航空局局长的黄秉衡具体负责,从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中选取王叔铭等8人,进行初期飞行训练。航校第二期学生也是8人,仍从黄埔军校中选拔。第三期增加到20多人,其中亦有黄埔军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为中国近代航空业的骨干。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养生保健网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 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