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范仲淹传 > 详细内容
徙知苏州:作了家乡父母官
发布时间:2024/8/11  阅读次数:35  字体大小: 【】 【】【

徙知苏州:作了家乡父母官


苏州是范仲淹的家乡,这一次他是以地方父母官的身份回到这里。依据楼钥《年谱》,范仲淹是景祐元年(1034)六月徙知苏州的,范仲淹到睦州时写给晏殊的书信中明确提及自己是这一年的四月才到睦州任所,所以,范仲淹在睦州任上大约只有两个多月。《长编》卷一一五称:“范仲淹知睦州,不半岁,徙苏州。”是从一月范仲淹被贬出京之时开始计算的。睦州与苏州地理位置较接近,赴任花费不了太多时间,估计范仲淹接到调令的当月就可以到任。这一年的八月,朝廷又转调范仲淹为明州知府,当地转运使奏称:范仲淹到苏州任后,治理水灾,颇有成效,希望能留任范仲淹,完成治理工程,得朝廷同意。这一奏章说明:第一,范仲淹是八月以前到任苏州;第二,八月之前,范仲淹在苏州曾经兴建过一定的水利工程,初见成效,这当然需要一段时间。如此推断,范仲淹六月立即到任是非常可能的。

范仲淹这段时间频频接到调令,是朝廷对他行政才干的特别重视。范仲淹虽然被贬出京,然而,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好感如故,宰相吕夷简对他也没有成见。范仲淹描述当时仕途处境说:“屡改剧藩之寄,莫非名部之行。宗族相荣,搢绅改观。” 〔1〕 所以,地方上出现重大和意外情况,朝廷立即启用范仲淹,希望能发挥他的才干,帮助朝廷和地方解忧纾困。此次赴任苏州,是当地出现严重水灾、朝廷调其应急的结果。范仲淹到任巡视后说:“去年姑苏之水,逾秋不退。计司议之于上,穷俗语之于下。某为民之长,岂敢曲沮焉?” 〔2〕 苏州水灾泛滥,从朝廷到民间,议论纷纷,已成为当时的大事。范仲淹表明态度,急百姓之所急,迅速赴任。《长编》卷一一五载:“州比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游手兴作。”范仲淹到任一个多月,就征募无业游民,疏通周边河道,引导河流注入大海。如此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且有专门递交给宰相吕夷简和相关首长的报告,回答吕夷简有关当地治理水灾的专门咨询,可以断定朝廷调任范仲淹有特别目的。应该是朝廷给了范仲淹特别指令,所以,一到任就立即处理此事,启动工程。否则,如此浩大的工程,递交申请报告、审核、批复、落实,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仓促可就的。

范仲淹递交给吕夷简的报告中说:对于苏州水灾,自己到任之初“未甚晓,惑于群说。及按而视之,究而思之,则了然可见”。前后总共只有一个多月时间,范仲淹已经从“惑于群说”到“了然可见”,可以想见范仲淹“按而视之,究而思之”的勤政。其间,夜以继日、过家门不入等诸多情形,在所难免。范仲淹《与晏尚书书》称:当时苏州“灾困之氓,其室十万。疾苦纷沓,夙夜营救”。在给吕夷简的报告里,范仲淹分析了苏州地理形势和河道走势,提出治理水灾的整体构思:疏通河道,“东南入于松江,又使西北入于扬子之与海也”。范仲淹认为:“水之为物,蓄而停之,何为而不害?决而流之,何为而不利?”治理水灾,以疏导为主。报告中,范仲淹对江水已高、涨潮时至、淤沙堆积、劳费民力、耗费军粮、淹没耕地等反对意见,一一辨析,论证自己治水方案的合理性。范仲淹的意见,得到吕夷简等主持朝廷政局者的充分支持,治理工程最终获得成功。范仲淹在报告中曾说:“今之世,有所兴作,横议先至。非朝廷主之,则无功而有毁。”这次水利工程由“朝廷主之”,才有毕工程于一役的成就。

范仲淹这次在苏州任上的另一功绩是兴建地方学校。苏州风景优美,物产富饶,又是范仲淹的父母之邦,范仲淹有定居于此的想法。所以,范仲淹购置南园土地,打算修建私家住宅。其《苏州十咏·南园》云:“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风水先生告诉范仲淹说:这里风水很好,居住在这里可以连续出公卿贵人。事实上,范仲淹这时考虑更多的是要为当地修建一所新学校,培养地方人才。范仲淹一生的政治变革努力,集中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问题上。在专制的“人治”社会里,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范仲淹的认识很有道理。正是从这样的政治理念出发,范仲淹向来重教育和人才培养。听了风水先生的话之后,范仲淹立即说:“与其我家出重要人物,不如天下人都能在这里得到教育,那么就会出更多更多的重要人物。”范仲淹立即将这处南园宅基地捐献给地方,在这里建造了一所规模较为宏大的学校。学校落成时,大家都认为建筑面积过大,地方学校不需要这样多的办学空间。范仲淹独具慧眼,回答众人说:“我只怕过段时间后,反而嫌此地面积太小了。”建造新校舍时,范仲淹已经考虑到当地教育的发展规模,目光远大当然在众人之上。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范仲淹儿子范纯礼到江淮任职,路过苏州,特地到此处拜祭父亲。范纯礼发现父亲建造的学校这时已经破旧,就向朝廷提出重新翻修的要求,获得批准。新修后的学校,规模更加宏大,证实范仲淹当年的远见。一直到南宋年间,苏州学校的规模在东南地区仍然排名第一。元、明两代地方官员都重新修建此地校舍,发扬光大范仲淹的遗愿。仁宗景祐初年,州郡地方没有兴办学校的风气,范仲淹开风气之先,对宋代的教育事业有一份特殊的贡献。范仲淹邀请著名学者胡瑗为苏州府学教授,为当地培养出一批人才。范仲淹在苏州的政绩,迅速得到朝廷肯定。景祐二年(1035)三月,右司谏、秘阁校理范仲淹升迁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这离他到任苏州仅九个月。宋代官、职和差遣分离,范仲淹此时官职升迁,差遣依然是知苏州府。

范仲淹在苏州时诗歌创作热情不减,主题有两个方面:咏写道德品操,欣赏当地风景。范仲淹一生律己甚严,尤其看重自我道德修养。范仲淹在苏州老家有“先人古庐”,范仲淹名其西斋为“岁寒堂”,宅中松树为“君子树”,作诗咏松树,云: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揺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若江河,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诗中有松树“夭矫”姿态和庭户清风徐来的描写,但更多的笔墨则集中在松树品格的咏叹上。这首《君子树》是《岁寒堂三题》之一,诗前小序充分展现了松树品格的多个方面,云:“持松之清,远耻辱矣;执松之劲,无柔邪矣;禀松之色,义不变矣;扬松之声,名彰闻矣;有松之心,德可长矣。”诗歌是对松树品格的形象咏写。松树没有桃李妖媚的姿态,没有兰菊芳香的气味,却能够在“万木摇落”的岁寒季节里,青青“独碧”。诗人为松树独特的品格所吸引,“对之每前席”。松树可作栋梁之材,故诗人希望其“化为补天石”,这当然便是对自己实现理想抱负的期待。松树既是范仲淹学习的榜样,也是自身道德品操的写照。

范仲淹在苏州有咏写当地景物的组诗《苏州十咏》,分别写:泰伯庙、木兰堂、洞庭山、虎丘山、阊门、灵岩寺、太湖、伍相庙、观风楼、南园十景。诗人被家乡秀美的风光所陶醉,写虎丘山说:“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写阊门说:“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写太湖说:“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苏州政务虽繁忙,范仲淹依然有这样一份从容和闲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凸现范仲淹的行政才干。范仲淹这时不仅以能吏干臣闻名,在文坛上也已经相当有名望。诗僧定慧大师特地携数位大臣的推荐信来拜访范仲淹,请求为其交游诗作序,范仲淹有《朝贤送定慧大师诗序》。虽然诗文内容大都是交游、隐逸,范仲淹却在最后强调“主文而谲谏”的“风人之职”。作于此前后的《太子宾客谢公梦读史诗序》,记载友人谢涛退休后读旧史消遣、梦中有所得而赋诗一事,称赞谢诗“歌周孔之仁义,能久泽于吾民”的创作主旨。范仲淹的诗文创作,虽然时而抒写自我潇洒之情致,更重要的是政治志向的表达,是行政的辅助手段,观其数篇诗序可知。


注释
〔1〕《范仲淹全集》第463页《移苏州谢两府启》,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2〕《范仲淹全集》第231页《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下文所引范仲淹言苏州水灾之事,皆出自这份递交给宰相吕夷简的报告。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养生保健网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 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