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老医术----保健灸
中国针灸术可以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且很早就传播于海外,目前在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苏联等尤其风行,研究水平也很高。(艾滋病(AIDS)的出现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医学难题。美国学者最近指出,现阶段只有从整体上防治艾滋病才是唯一有希望的途经。那些活得最长,且生命质量改善得最好的患者,都不是接受现代医疗的人,他们几乎都是偏向于接受针灸治疗。因为针灸能直接激起和持续增强人体本身的抗病免疫防卫系统的力量,使之能和艾滋病毒抗衡并作长期的持久战。)
把针灸用作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保健手段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灸法比针法简单方便,更易为人接受,故用于保健更加广泛,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能弥补针刺作用的不足,针法偏于泻有余,灸法偏于补不足,且灸法温补的力量尤胜于针。
关于保健灸法,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就有“断温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1壮,不得令知之,佳也”的记载。古人认为,一些保健穴位能聚集和储备高能量物质,当受到刺激时会产生气化作用,形成高能量的生命元气。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凡入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另外“常灸膏肓穴,能令人阳气康盛。”。宋代《扁鹊心书》对保健灸法更是推祟备至,明确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全百余年寿矣。”更提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并有歌:“一年辛苦惟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祖寿算更如何。”
日本对保健灸法相当重视。现代日本针灸医师田代文志在1947年编著的《针灸临床治疗学》一书中介绍到:无论谁到了十八岁,就要灸风门,以预防感冒及肺结核;到了二十四岁,要灸三阴交,以预防花柳病,使生殖器健康,并可调理月经;三十到四十岁左右要灸足三里以使人脾胃强健,预防一切疾病;三里与曲池同灸,可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实,血压正常。在日本山阴、四国地区,小孩出生后一百天内灸身柱穴已成习俗,用米粒二分之一大小的艾柱灸三壮,对感冒、吐乳、消化不良皆有效。日本曾把保健灸法列为国民卫生政策发文颁布推广。
我国近代医家对保健灸法也很重视。如承淡安所编辑的《针灸杂志》中记载:“仙传寿灸法”以涌泉穴每月初一起灸到初七止,每日卯时灸到辰时。每逢艾灸时,艾团小如莲子大,如痛则除之。姜片用与不用,随人自便,均至知痛则止而已。每逢初一日,每足灸26壮,初二日灸7壮,初三至初七日均同初二日之法行之。又如田从豁《中国灸法集萃》一书中,将传统保健灸法,以穴汇集为9大类:神阙灸、足三里灸、气海灸、关元灸、大椎灸、风门灸、身柱灸、膏肓灸和涌泉灸,每类中均详列灸法与适应证,可以直接仿效而行。更有靳瑞等著《保健灸法》一书,专论保健灸法,其中分列了小儿、青年、中老年、妇女的保健灸法,并论述了足三里在保健灸中的作用,介绍了俞募配穴、按时施灸的方法。近年来也有学者撰文论及保健灸,如李学武氏在“漫谈保健灸”一文中介绍:灸足三里、绝骨穴预防中风;灸风门、足三里预防咳喘;灸神阙、中脘、足三里预防脾胃虚弱;灸大椎、膏育、百劳预防虚劳诸损;灸三阴交、足三里,关元预防妇科病。(女性脸色黄黑、面如蒙尘、色斑沉积,及小腹虚冷,腰部寒痛,晚上睡觉时足部久久不暧,用艾灸法皆有卓效。)
保健灸法对于中老年人、妇女尤其显得重要,如能每月灸上几灸,可以推迟衰老、保持青春、美容健身,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