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知识 > 性寒药物 > 详细内容
黄芩
发布时间:2020/11/19  阅读次数:607  字体大小: 【】 【】【

  

黄芩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本名“芩”,是为芩草[1],“芩”字本义为“止血草”。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要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

分布区域 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
拉丁学名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黄芩属
功 能 清热燥湿、消炎抗菌、消肿
二名法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亚 科 黄芩亚科
植物界
双子叶植物纲
黄芩
别名 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管状花目
被子植物门
中文学名 黄芩
唇形科

1基本介绍

黄芩属于半野生半家种品种,该品种年销量近万吨,为四十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

黄芩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家种黄芩2年即可收获。喜温和气候,喜光,耐旱、耐寒、怕涝、怕积水。适宜于中性或偏碱性、土质疏松、肥沃土壤生长,忌连作。整体来说黄芩适应性较强,一般自然灾害对其影响不大,家种产区的变化也是受价位波动而变化的。黄芩资源分布较广,以前多为野生,在北方各省均有分布,随着用量增大和无序采挖,野生产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家种黄芩逐步开展,逐步形成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大产区。家种黄芩的山东产区是老产区,多年种植,病害较多,单产量下降,而同是一种种植区域的丹参单产量高,价格也好,收入较高,农民纷纷增加丹参和粮食的种植面积。家种黄芩在中西部的产区是新发展起来的产区,主要集中陕西商洛、山西运城、襄樊地区、甘肃陇西的周边县市。家种黄芩易种,管理、采挖、晾晒都比较容易,投入的成本、劳力、时间较少,生产工序又相对简单,老百姓乐于种植,种植发展较快。家种品2、3年可以收获。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一般集中在秋季的10月中旬采挖。亩用苗30-40公斤,平原地区亩产量150公斤左右;而山西和陕西产区地势高、昼夜温差较大、大部分地区干旱,更有利于黄芩的生长,这里黄芩亩单产高达300-400公斤。

黄芩临床应用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要药。除中医配方外,大量用作中成药原料。根据"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第一部的统计资料,66种蜜丸有45种用黄芩;64种片剂有46种用黄芩;36种水丸有25种用黄芩。不少地区利用黄芩或黄花黄芩提取黄芩素黄芩甙作为制药原料,用量也很大,这是一条新的开发途径。国外材料报导,黄芩酊剂,可治植物神经的动脉硬化性的高血压以及神经性的机能障碍;也可消除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失眠、胸闷等症。目前黄芩的应用,越来越被国内外所重视,大有开发利用前途。除正常的药厂投料、饮片配方之外,现在主要用于提取。家种黄芩一部分用于饮片加工,更多的用于药厂对黄芩素的提取。近年中成药“双黄连”的开发及大力推广,使家种黄芩的用量大增。同时,由于野生资源的逐年减少,野生黄芩的产新量正逐年下降,其产不足需的矛盾日益突出,野生黄芩的供应不足部分只能由家种品种来弥补。因此,野生资源的紧缺正逐步减轻家种黄芩近年供大于求的矛盾。所以也可以这样讲:野生黄芩的高价会自然拉动家种黄芩的价格,而家种黄芩的低价也同将会抑制野生黄芩价格的暴涨。

在经营中需要注意的是,野生黄芩最小的也长3-5年,大个的7-8年也有。而家种品最多三年,有的小条甚至只有一年,这就是说其内在成份虽一样,但含量因生长年限长短则相差甚远,这是其差价悬殊的重要原因。本品易生霉、变色。商品受潮或水渍,黄芩甙与汉黄芩甙产生二种新甙元,其中一种不稳定,容易氧化变绿,表面或缝隙常见霉斑,影响药用,降低质量。储藏期间,保持环境干燥、整洁;高温多湿季节要特别注意并加强仓储管理

规格质量:野生品分为半撞皮统货、全撞皮净货;家种品分为一年生小条、二年生中条、大条。

黄芩

产地代表:家种黄芩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等地;陕西商洛、渭南临渭区桥南镇、商州市商州区孝义镇洛南县景村镇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市夜村镇、凤县商镇等地;山东沂蒙山区、莒县库山乡莱芜市茶叶口镇、富官庄乡等地;甘肃主产陇西、渭源、漳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

野生黄芩:主要分布我国河北、山西北部,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主产区,是我国北方野生中药材的主要品种之一。

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基部伏地,上升,高(15)30~120厘米。主根粗壮,略呈圆锥形,棕褐色。茎四棱形,基部多分枝。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全线。总状花序项生,花偏生于花序一边;花唇形,蓝紫色。小坚果近球形,黑褐色,包围于宿萼中。花期7~10月,果期8~10月。茎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叶具短柄,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两面无毛或疏被微柔毛,下面密被下陷的腺点。花序顶生,总状,长7~15厘米,常再于茎顶聚成圆锥状;苞片下部者似叶,上部者远较小,卵状披针形;花萼长4毫米,盾片高1.5毫米,果时增大;花冠紫色、紫红色至蓝紫色,长2.3~3厘米,筒近基部明显膝曲,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小坚果卵球形,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脐。

生长特性

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低温。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士,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5~6月为茎叶生长期,10月地上部枯萎,翌年4月开始重新返青生长。

3培育方法

1.选地整地

应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也可种在幼果树行间等一切闲散土地。每公顷施厩肥37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0千克,黄芩为深根植物,要求深耕细耙,整平作畦,畦定120厘米,长短不限。

2.繁殖方法

(1)用种子繁殖

黄芩花期长达3个多月,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种子发芽率60%。在15~18℃的温度下,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约11天出苗。播种分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叉很少,产量较高。小面积种植,为便于管理,节省土地,也可育苗移栽。

黄芩花

直播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宜开沟条播,按行距30~40厘米开2~3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盖平,镇压后浇水,每公顷播种量7.5~112.5千克,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育苗选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作苗床,畦宽120厘米,长可根据需要来定,施足基肥,深刨细耧,整平播种,于3月底或4月初,特种子用温水浸泡5~6小时后,捞出稍晾去水分,立即播种。播种前畦内浇一次大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的撒于畦面,然后将粪土混匀后过筛,覆盖一薄层,约厚2厘米左右,为保持土壤湿润和提高温度,促使早出苗,可加塑料薄膜覆盖,7~10天即可出苗。

(2)分根繁殖

在采收或春季选择2~3年生黄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未发芽前的根茎,剪去主根药用,将根茎按自然形状用刀劈开,按行株距30厘米*21厘米栽植。此法的优点是提前收获到1~2年,早春栽苗成活率高。

3.田间管理

直播和育苗地,在出苗前后都要保持土壤湿润,苗床在荣出齐后,要适当通风,苗高1厘米时,逐渐把塑料薄膜去掉,以免徒长,结合拔草间去过密的苗,苗高1.5~2厘米时,定植大田。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3~4厘米栽苗1株,栽后浇水。直播地苗高1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技株距2~3厘米定苗,苗期生长缓慢,植株较小,要经常松土除草,保持畦内表土层松软无杂草。在6月底或7月初,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300千克加硫酸铵150千克,在行间开沟施下,施后覆土,若干旱时浇水。如不收种子,为促使根部生长,可剪去花枝。第二年返青后和6月下旬各施追肥一次,其他管理同第一年。

4.病虫害防治

叶枯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学名 Selerotium sp.。危害叶,从叶尖或叶缘向内延伸不规则黑褐色病斑,迅速自下而上蔓延,后致叶片枯死,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初为点片发生,如不及时防治可蔓延至全田。

防治方法:①冬季处理病残株,消灭越冬菌原;②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苯骄咪唑44号)1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4民间传说

李时珍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幼聪明伶俐,好学上进,小小年纪就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门庭。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李时珍十、六岁时,他突患急病,咳嗽不止,并且久冶不愈。随着病情加剧,他每日吐痰碗余,烦、渴引饮,骨蒸劳热,六脉浮洪,虽服用柴胡、麦冬、荆芥、竹沥等解表退热、润肺清心、清热化痰之剂却并无效果。方?百里的名医都束手无策,认为其已无药可救。眼看小时珍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李时珍的父母悲伤绝望之际,村子里来了一位从远方云游到此的道士,这位道人白发长髯,颇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味道。闻言道人专治疑难杂症,小时珍的父母急忙把道人请到家中给他看病。道士给小时珍号了脉象后,捋捋长髯说: “不妨,不妨,此病只需服用黄芩30克,加水两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愈。“时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药。奇迹出现了。半月之后,小时珍身热全退,痰多咳嗽的症状也消失了,身体逐渐恢复健康。一味黄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李时珍深感我国医学的神奇,更对这位身怀绝技的道士钦佩不已,从此,便跟随道人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踏遍高山大川。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时珍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医林一代宗师。在他编著的《本萆纲目》中,李时珍对救了他性命的黄芩这味中药推崇备加,称之为“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5[2]应用价值

黄芩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黄芩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黄芩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黄芩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1、黄芩与续断均有安胎之功,用治胎动不安。

黄芩药性寒凉,清热泻火,安胎,用治胎热所致的胎动不安。

续断药性微温,补肝肾,安胎,用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

2、黄芩分枯芩与子芩: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6中药属性

药品名称

【拼音】

黄芩-原植物

【英文名】 RADIX SCUTELLARIAE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黄花黄芩、大黄芩、下巴子、川黄芩、空肠、经芩,黄金条根、A葿、黄文、虹胜,妒妇、炖尾芩、印头,内虚、元苓、子芩、宿芩、腐肠。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3]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自治区。

入药部位

该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撤。

禁/宜人群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炮制方法

1、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2、酒黄芩:取黄芩片,酒炙法炒干。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贵州、四川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

性状

该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通称子芩,以清火养阴为主;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称枯芩,以清火败毒为主。气微,味苦。

黄芩根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物配伍

药对》:“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配柴胡,通调表里,和解少阳;配白术,清热安胎;配半夏,苦降辛开;配黄连,清热燥湿;配枳实、厚朴,消食和胃。

鉴别用药

黄芩分为枯芩与子芩。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显微特征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层至20余层扁平细胞组成,其中散在嗜细胞。木栓组织外缘多破裂。皮层狭窄,散在纤维及石细胞韧皮部较宽广,有多数纤维与石细胞,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多分布于内侧;形成层环状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周围有木纤维束;木射线较宽。老根中央有一至多个同心状的木栓组织环。薄壁细胞中还淀粉粒

鉴别

(1) 该品粉末黄色。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长60~ 250μm,直径9~33μm,壁厚,孔沟细。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较厚或甚厚。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网纹导管多见,直径24~72μm。木纤维多碎断,直径约12μm ,有稀疏斜纹孔。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直径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 2~3 分粒组成。

(2) 取该品粉末1克,加甲醇20毫升,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毫升含1毫克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微克,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预平衡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相同的暗绿色斑点。

炮制研究

工艺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炮制品中黄芩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蒸是一种好方法,蒸30分钟基本上已能达到抑酶的效果,煮法也可以,但时间以10分钟为宜。蒸发加工的黄芩,外观整齐,颜色鲜明,黄芩苷含量高;煮法加工的黄芩,外观形状差,颜色不鲜明,且能造成黄芩苷的损失,故应以蒸法为首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常用配伍

1.无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

2.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

3.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4.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5.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

6.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临床应用

黄芩-原植物

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 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该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中医药理

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

黄芩素、汉黄芩苷元。

②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③抗病毒: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2)抗炎

黄芩素、黄芩苷→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模型渗出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1)机制: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释放。

2)抑制组胺释放

3)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PGE)、白细胞三烯(LT)的生成,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抑制免疫反应:尤其对I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

黄芩作用环节:

① 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性介质释放。

② 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黄芩苷,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

(4)解热。

(5)保肝、利胆(清肝胆):保肝: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6)镇静:中枢抑制

(7)对血液系统影响

作用复杂:黄芩素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黄芩素等→抗凝血: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产生。

小结:

抗病原体、抗炎、调节免疫功能、解热、镇静、保肝、利胆等。无抗肿瘤作用。

2.其他药理作用

(1)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黄酮类成分。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抗动脉粥样硬化。

(2)抗氧自由基损伤:抑制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清除自由基。

(3)降压:直接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中药抗生素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入药。中医认为黄芩味苦性寒,入肺、心、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的功能,对暑温胸闷呕吐、肺热咳嗽、血热妄行、高热烦渴、湿热下痢等有良好功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自述说:他20岁那年,因患感冒,咳嗽,遇时又犯了房事,出现骨蒸发热,肌肤如火燎一样热烫,每日咳嗽,吐痰一碗左右,加上暑热烦渴,觉睡不好,饭吃不下。尽管用柴胡、麦冬、荆芥、竹沥等药,治疗了一个多月,病势反而加剧,旁边的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了。这时,李时珍的父亲偶然想鸾鹪?/span>李东垣说过的一段话:“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宜一味黄芩汤”,于是单用黄芩一两煎汤,让李时珍服下,很快,病势便得以逆转,身热尽通,痰嗽皆愈。辨证用药贴切,黄芩的效力非凡,由此可见一斑。

现代研究证明,黄芩主要含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甙、黄芩新素、β-谷甾醇等成分。它的抗菌谱较广,对多种细菌、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等都有抑制作用。即使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仍然很敏感。黄芩还有降血压、镇静、利尿、保肝、利胆、抗过敏、解除平滑肌痉挛等作用。临床上用黄芩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肝炎、慢性气管炎急性菌痢肾盂肾炎等,均可获良效。

黄芩还常用于治疗妇产科病症,元代名医朱丹溪称它为“安胎圣药”。例如将黄芩研为细末,每次取3-5克,用白术15-20克煎浓汤调服,有清热安胎的功用,可治热甚所致的能动不安,滑胎。治妊娠呕吐,可用黄芩饮片30-45克,水煎成200-400毫升,分次频频饮服。

用药禁忌

本草经疏》: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黄芩煎剂100%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试管法试验1:1280 浓度可抑制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a,1:640 浓度抑制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双球菌及福氏痢疾杆菌、人结核杆菌H37,1:320 浓度可抑制霍乱弧菌、志贺氏痢疾杆菌;1:80 浓度时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醇浸液0.5g/ml或0.05g/ml,用琼脂斜面培养,药液与培养基1:1 混合,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醇浸液2g/ml浓度,平皿法试验对大肠杆菌、桔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醇提剂1g/ml浓度,用平板法试验时对脑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3]

抗真菌作用

黄芩煎液,试管斜面法试验4%浓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癣菌,8%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10%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15%浓度抑制共心性毛癣菌及铁锈色毛癣菌。黄芩水浸剂1:3浓度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K、W、氏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黄芩煎剂25-100%浓度,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有抑制作用。

黄芩抗炎抗变态反应

黄芩70%乙醇提取物200,500mg/kg 灌胃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50,100mg/kg 灌胃,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增加,对48/80(一种化合物名称,Sigma 生产)引起的大鼠足肿也有抑制作用,黄芩70%乙醇提取物500mg/kg 灌胃,黄芩素、黄芩甙及汉黄芩素100mg/kg灌胃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黄芩水提物100,200mg/kg 灌胃,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有抑制作用,但对氯化苦引起的小鼠接触皮炎(耳肿胀)无明显影响。黄芩抑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有效成分为黄芩甙及黄芩素。黄芩甙、黄芩素对实验性气喘有效,黄芩甙10-4g/ml浓度可抑制豚鼠气管Schultz-Dale反应38%,并有抗组胺,抗胆碱及罂粟碱样作用。黄芩素不溶于水,其两个水溶性衍生物黄芩素-6-磷酸二钠(BPS)及黄芩素-6-硫酸二钠(BSS)于抗原攻击前5mg/kg 静脉注射,对大鼠PCA有抑制作用;10mg/kg 静脉注射 于抗原攻击前10分钟给药,对豚鼠过敏性气喘有抑制作用;BPS及BSS于10-4g/ml浓度对离体豚鼠肠管及气管chultz-Dale反应均有抑制作用;BPS及BSS 5mg/kg 静脉注射,对大鼠反向皮肤过敏反应(RCA)有抑制作用;5-10mg/kg 静脉注射也抑制Forssman皮肤血管炎,但对Arthus反应无明显影响。黄芩素及BPS结构上与抗过敏药色甘酸二钠(DSCG)相类似,但DSCG为双色酮类,黄芩素及BPS为单色酮类,DSCG对反应素(Reagin)抗体介导的过敏反应有高度特异性,而对非反应素(IgG)抗体介导的过敏反应几无作用,PBS则不仅抑制反应素抗体介导的过敏反应,如PBS 10-6-10-4g/ml抑制抗原引起的猴肺介质释放,PBS 200mg/kg腹腔注射抑制大鼠同种PCA,10-4g/ml抑制反应素抗体介导的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等,也抑制非反应素抗体介导的反应,如BPS10-4g/ml可抑制卵白蛋白致敏豚鼠肺释放介质及抑制抗IgE抗体引起的人肺释放过敏介质,认为DSCG分子中两个色酮核间有一定距离,可结合于反应素抗体功能位置上,而不适合于非反应素抗体,但单色酮的黄芩素或BPS可以两个分子结合于这两种抗体上。黄芩素对大鼠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环氧酶与脂氧酶均有抑制作用,对脂氧酶更具选择性,其IC50为0.12μm,而对环氧的IC50为6917倍于脂氧酶。黄芩素对大鼠白细胞可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脂氧酶代谢产物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5-HETE)及环氧酶代谢产物12-羟基十七碳三烯酸(HHT)的生成,其IC50分别为7.13±0.767μm及5.53±16.9μm;黄芩甙对白细胞5-HETE形成也抑制,但不抑制HHT的形成;汉黄芩素抑制HHT的形成,IC50为14.6±3.51μm黄芩成分对化合物48/80刺激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抑制作用,黄芩素的IC50为52.1μm,黄芩甙IC50为>200μm,汉黄芩素的IC50为40.0μm,汉黄芩素-7-O-D葡萄糖醛酸的IC50为140.0mol/l,(25)2',5,6',7-四羟黄烷酮的IC50为17.7μm,(2R,3R)-2',3,5,6',7-五羟黄烷酮的IC50为15.5μm,白杨素(Chrysin)的IC50>200μm,黄芩新素Ⅱ(Skullcapflavon Ⅱ)的IC50为15.0μm。黄芩甙10,100mg/ml,对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PGE2及TXA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黄芩煎剂4g/kg 腹腔注射,对小鼠防御性条件反射可使阳性反射时延长,而对非条件反射及分化无影响,说明黄芩可加强皮层抑制过程。黄芩煎剂2g/kg,对伤寒混合疫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水煎剂或酒浸剂5-9g/只灌胃,或2g/只im,均不能证明黄芩对伤寒疫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

对心血管的作用

黄芩醇提液1g/kg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下降。黄芩煎剂0.06g/kg 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有明显降压作用。黄芩素20mg/kg 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下降40-50%。黄芩浸剂灌胃/kg 灌胃,3次/天,连续4周,使慢性肾性高血压犬血压下降,心率变慢。黄芩甙2×10(-4)mol/l,在豚鼠离体主动脉条、肺动脉条、气管条及右心房均有竞争性的拮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引起的收缩作用,也拮抗异丙肾上腺素舒张气管和增加右心房自发频率作用,提示黄芩甙对a,B1,B2 受体均有阻断作用。

黄芩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

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黄芩黄酮Ⅱ及白杨素(chrysin)于浓度1.0mM时,均可抑制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白杨素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黄芩素及黄芩甙对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也抑制;黄芩素及黄芩甙20,50mg/kg 灌胃,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防止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降低。

降血脂作用

黄芩水浸液10%2ml/只灌胃,连续给药7周,可使胆固醇喂饲的家兔血清胆固醇含量下降。黄芩素、黄芩甙100mg/kg 灌胃,可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玉米油-胆固醇-胆酸喂饲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及肝甘油三酯的含量,黄芩黄酮Ⅱ100mg/kg 灌胃,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肝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的含量,汉黄芩素100mg/kg 灌胃,可防止肝甘油三酯的沉积并增加血清HDL-ch的含量。黄芩素、黄芩甙 100mg/kg 灌胃,对乙醇引起的高血脂大鼠,可降低肝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汉黄芩素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黄芩素能增加血清HDL-ch含量。

保肝、利胆、抗氧化

黄芩甲醇提取物1000mg/kg 腹腔注射,对异硫氰酸萘酯(ANIT)引起的大鼠肝损害有抑制作用,可抑制血清胆红素的增加。黄芩醇提物50,100mg/kg,黄芩甙50,100mg/kg 灌胃,对家兔有利胆作用。汉黄芩素10(-4)-10(-6)mol/l 浓度体外试验,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使丙二醛(MDA)含量下降。黄芩素及黄芩甙2.5×10(-4)mol/l,1.0×10(-4)mol/l,汉黄芩素2.5×10(-4)mol/l,黄芩黄酮Ⅱ2.5×10(-4)mol/l,汉黄芩素-7-O-D葡萄糖醛酸2.5×10(-4)mol/l,1.0× 10(-4)mol/l,对FeC12-维生素C-ADP混合物诱导的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使肝MDA的形成显著下降,对NADPH一ADP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也抑制。

抗癌作用

黄芩醚提物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半数有效量为10.4mg/ml,黄芩黄酮Ⅱ对小鼠L1210 细胞的半数有效量 为1.5μg/ml,黄芩甙、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对L1210作用不显著。

其它作用

黄芩素10,20mg/kg 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有利尿作用。黄芩煎剂4g/kg 灌胃,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有防治作用,可延缓白内障的形成。黄芩甙对大鼠晶体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其ID50  为1.81 × 10(-3)mg/ml。黄芩甙150mg/kg 灌胃,对链黑霉素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无明显下降,但红细胞山梨醇含量于治疗后显著降低,提示在动物体内也有抑制醛糖酶的作用,有可能用于糖尿病性并发症的防治。黄芩甙、黄芩素及汉黄芩素50-125μg/ml 对小鼠肝唾液酸酶有抑制作用。黄芩甙100mg/kg,葡萄糖醛酸43mg/kg皮下注射均可对抗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死亡,而甙元黄芩素无效,认为黄芩甙水解后的葡萄糖醛酸起的解毒作用。黄芩对PGs的代谢有较广泛的影响,水提物对PGs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黄芩-中药化学成分

黄芩黄芩根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黄芩新素,黄芩甙(baicalin),汉黄芩素,汉黄芩甙,木蝴蝶素A,7-甲氧基黄芩素,黄芩黄酮,二氢木蝴蝶素,白杨素等有效成分。

黄芩毒性极低,煎剂给兔灌胃,醇提取液静脉注射,仅呈活动减弱,黄芩浸剂4 g/kg给狗灌胃8周,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如将黄芥浸剂2g/kg静脉注射于健康兔,先表现镇静,以后死亡,可见静脉注射比口服毒性大得多。黄芩提取物肌肉及静脉注射,可使正常家兔白细胞总数短时间内显著降低。黄芩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3081mg/kg。黄芩浸剂15g/kg/灌胃对犬有呕吐现象,5g/kg灌胃连续8周,使犬粪便稀软。

  

临床运用

黄芩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用50%黄芩煎液,1岁以下每天6ml,1岁以上8-10ml,5岁以上酌加,皆分3次服。经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急性扁桃休炎1例。治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者51例,无效12例。体温多在3天内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多为4 天。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黄芩1斤,甘草0.5斤,加水煎煮之次,得煎液3斤;另取生石灰1斤,加冷开水10斤,搅拌浸泡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8斤。将煎液缓缓加入石灰水中,边加边搅拌,至pH呈7-8为止。每次20-25ml,日服3次。治疗35例,临床治愈之例,显效16例。对单纯型疗效较好。

治疗急性菌痢,取黄芩、诃子等量,以明矾沉淀法提制成粉。每次3g,日服斗次,小儿酌减。对症治疗:失水者补液,高热者配合解热剂,治疗100例,平均2.5天症状消失,3.3天大便镜检正常,3天大便培养转阴,5天临床治愈。

黄芩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取黄芩、银花、连翘等量,分别制成黄芩素及银花、连翘浸膏,混合制成片剂,每片重0.5g,相当于生药3.7g。每次10-15片,6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共洽65例,其中一个地区收治59例,治愈58例;另一地区收治6例,失败4例,疗效差异甚大,原因有待研究。有效病例服药后,开始降温时间平均为了1.5小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8天,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在2-5天内减轻或消失。以对中、轻度病人疗效较好,退热较快;对重度晚期病人退热较慢,疗效较差。服药期间未见严重毒性反应,仅少数病例有轻微恶心。呕吐及腹泻现象,停药后即可消失。

治疗传染性肝炎,将黄芩的提取物--黄芩素装胶囊,每粒0.25g。每次2粒,日服3次,儿童酌减。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27例,自觉症状和体征均于1月内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中治疗半月,谷丙转氨酶即降至正常者占74.1%。亦有用黄芩素针剂,每日肌注之毫升(含黄芩素40mg),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3例,基本治愈4例,显效1例,有效6例。另曾配合胎盘组织液每天肌注之毫升,有腹水者配合利尿剂,治疗迁延性肝炎7例,基本治愈吐例,显效1例,有效2例;治疗慢性肝炎47例,基本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n例,无效14例。未见明显副作用。

治疗肾炎、肾盂肾炎。用黄芩提取物制成5%黄芩素注射液,每次肌注100-200mg(儿童减半),每日2次。共冶20例,治疗期间除配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外,均未兼用其他药物,结果急性肾炎11例,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两次以上均正常)8例;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仅有少量红、白细胞)5例;肾盂肾炎9例,治愈、好转(标准同上)各4例,1例用药10天无变化)疗程最长17.5天,最短7天,平均12.5天。治愈病例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平均为9天,尿检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5.6天。黄芩治疗肾病所以奏效,可能与其具有抗菌、降血压、利水等作用有关。

治疗高血压病,将黄芩制成20%的酊剂,每次5-10ml方日服3次。治疗51例,服药前血压均在180/ 100mm汞往以上,服药1-12月后血压下降20/10mm汞拄以上者占70%以上。一般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或减轻。据观察,本药虽经较长时期服用,仍能发挥继续降压作用。无明显副作用\此外,以黄芩煎剂预防猩红热,黄芩含片预防白喉,有一定作用。

  

上一篇:槐花 下一篇:桔梗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最新发布
本栏热门信息

 

版权所有:养生保健网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 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