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博览 > 养生宝典 > 详细内容
6个看似养生的行为,让你一不小心就走了弯路!
发布时间:2022/3/23  阅读次数:152  字体大小: 【】 【】【
  

6个看似养生的行为,让你一不小心就走了弯路!

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不少人“冲在养生第一线”

各种补品买不停

饮食严格控制

锻炼不能少

……

有些行为看似是在养生

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走了“弯路”

误区一:热衷于吃补药养生

近年来,人参、鹿茸、灵芝、冬虫夏草等高档滋补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也受到很多养生爱好者的追捧。

但专家表示,一方面,像肥胖、三高、心血管等疾病,本就与平时的饮食滋腻密不可分,因而患这些病的人群其实并不需要滋补。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虚不受补,服用滋腻的补品,不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胃肠负担。

建议

对于普通人来说,均衡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另外,若是要进补,首选那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花生等,而且一定要辨清体质再吃。

误区二:老年人每天吃钙片

人老之后对钙质的吸收与利用下降,而且在代谢过程中流失也会比较严重,所以相对更容易出现缺钙的现象。

而为了避免骨质疏松,很多人都热衷于吃钙片补钙,甚至有些人还总觉得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对骨骼越好。但凡事过犹不及。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

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比如,补钙过量会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还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增加血管钙化、心脏病的风险。

建议

是否需要吃钙片、适不适合吃钙片、需要吃多少,这些最好还是先咨询一下医生意见,切勿自己盲目补充。

误区三:油盐不进降压降脂

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而食用油吃得过量,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硬化、血栓的形成。出于对这两点的担心,一些“健康意识强”的人索性不吃油盐了,想要彻底杜绝风险。

但这样的做法反而适得其反,过度限盐,会造成钠摄入不足,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导致水分进入细胞内,诱发脑水肿,轻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率加速、恶心呕吐等问题。

完全不摄入食用油,不仅会导致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缺乏,也容易缺乏必需脂肪酸,而必需脂肪酸有平稳血压、血糖等作用,但它只能从外界获取。

建议

减盐、控油才是真正的养生。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6克,食用油用量在25~30克之间。而三高人群可以再低一点。

主食和油  

误区四:早上锻炼身体好

清晨太早锻炼身体,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弊大于利。

虽然早上人少、车少、污染少,但太早锻炼,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只会加重其身体负担。因为人体在四五点时基础代谢水平最低,此时强行调动身体机能很容易导致虚耗,也更容易摔伤、扭伤。

建议

冬季户外锻炼最好选在太阳升起后、有明显暖意时,大约在上午9点之后最为适宜。

误区五:马路边上散步晨跑

想要保证身体健康,加强活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散步也是很好的有氧运动,但是在马路边做运动就不对了。

在马路边散步,机动车尾气、空气中各种可吸入颗粒物等的浓度都相对较高,长期如此,对于散步者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都会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建议

即使是散步,也得尽可能选择好环境。比如地势平坦的公园、湖边等地。

误区六:缺牙不管

随着年纪的增大,很多中老年人都会面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据统计,我国老年人9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牙齿缺失,其中全口无牙者约占20%!有不少人认为年纪大了缺牙很正常,不用管。

但你可知若缺牙长时间不修复,邻牙缺乏支撑,会向缺牙的方向倾斜,慢慢形成“牙歪歪”、“牙松松”,最后只会越掉越多,造成恶性循环。

而牙齿缺失直接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增加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不利于通过饮食摄取足够营养。不仅如此,缺牙者的咀嚼减少,脑部血流量随之变少,会影响大脑生理机能,导致记忆力减退。

建议

因此,牙齿一旦缺失,一定要及时修复,千万别不管不顾。

最后提醒大家,真正的养生,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做到以下几点是必须的。

1.好心态是养生的基础

好的心态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食物多样化是养生的根本

养成低盐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粗粮,控制红肉、肥肉的摄入量,并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坚果、奶制品等。

3.保持适量运动对养生很重要

运动是生命的动力,也是防病的有效手段。

建议每周进行不低于五次的中低强度的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游泳、慢跑等。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4.定期体检是养生的一部分

人一生中难免会有小毛病,定期体检有助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适合中老年人的早餐,看看你有没有吃对

一般一天三餐中,早餐是最为重要的,一般早餐吃得好一天的精神和身体就会好,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早上吃什么?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早餐不光要吃,还要吃好吃对……

早餐不宜太早进行

“很多老人睡眠时间较短,甚至早上5时就起床了,然后就开始做早餐,吃完就出门。”从健康角度而言,这种行为并不妥。“首先,冬季老人养生讲究‘冬藏冬养’,而且早晚温差大,老人最好不要起得太早,尤其不要过早进行户外活动,因为这个时间段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建议,如果已经醒来,可以先在床上平躺十几分钟,然后再起床热身。

“老人的最佳早餐时间我们认为安排在早上七八时比较合适,因为人的生理生物钟配合外界大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作息规律,当晚上睡觉时,人的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都依然在忙碌,以消化吸收晚餐摄入的食物,这种忙碌一直要持续到凌晨过后,然后开始休息,逐渐进入‘睡眠期’。”

专家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消化系统的“战士们”一般都会在第二天早上七八时才“醒过来”。如果太早吃早餐,势必让“战士们”提前“上岗”,长此以往会干扰胃肠道的合理休息,加重胃肠道负担。

“老人的消化功能本来就在逐渐减弱,这种人为行为会进一步导致其衰退,甚至还可能诱发胃病等。”此外,专家还表示,太早吃早餐其实只是一种口腔、胃肠道机械运动,老人难以品出食物的美味,因为此时人的味觉、消化道都还未彻底“醒转”。

因此,老人在起床后、吃早餐前可以先喝一杯温开水暖胃、顺带清理肠胃残余废物。

适合老人吃的营养早餐:

鲜肉小笼:面粉、肉末、冬笋、香菇做成的小笼包。

苣笋豆干:苣笋、豆腐干、胡萝卜、香菇同炒。

燕麦粥:燕麦片、火腿丝、胡萝卜丁、香菜同煮粥。

菜肉包:面粉、肉末、腌小白菜、豆腐干、香菇同做包子。

什锦泡菜:大白菜、榨菜、小黄瓜、辣椒等。

菜肉馄饨:面粉、肉末、腌小白菜、香菇、姜做成馄饨。

白果糕:糯米、粳米、白果、核桃、葡萄干。

鹌鹑蛋:鹌鹑蛋、绿豆芽、青椒丝同炒。

肉末菜粥:粳米、糯米、肉末、菠菜、胡萝卜一起做粥。

豆沙包:面粉、赤豆沙、果脯、猪油做成的豆包。

芹菜豆腐干:芹菜、豆腐干丝、茭白丝、香菇同拌。

黑枣粥:粳米、糯米、黑枣干、核桃。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养生保健网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 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