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养生保健网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 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九仙薯蓣煎
薯蓣、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一升,生牛乳三升。
右烂研杏仁入牛乳绞取汁,以杏仁尽为度。后取薯蓣相合,都入新磁瓶盛之,密封口,安于釜中,以汤煮一后时乃成。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一匙服之。治腰脚疼痛、腹内一切冷病,服之令人肥白,颜色悦泽,身体轻健,骨髓坚牢,行及奔马,久服可通仙矣。
[按语]
薯蓣即现之山药,又名藷芧、署预,署豫、玉延、修脆、儿草,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薯蓣的块茎。薯蓣之名由来已久,《山海经》中即称薯蓣,后因唐代宗名“豫”,而与“蓣”音同,为避其讳,改名为薯药。到了宋朝,又因宋英宗名“曙”,而与薯音同,为了避讳,又改名为山药。山药在我国各地多有栽培,但其主要产地则是河南。其中又以河南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古怀庆府所属地县产者质量最佳,故又称做“怀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三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伤中,补虚羸,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日华子本草》谓其能“强筋骨,主泄精健忘。”李时珍说它“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本草正》认为“山药,能健脾补虚,滋肾固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山药养料丰富,内含淀粉酶、胆碱、粘液质、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及碘、钙、磷等。山药中所含淀粉酶,有人称其为“消化素”,因为它能分解成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有滋补效果。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其作为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药物使用。
杏仁润肺止咳,行滞消食。牛乳为黄牛或水牛的乳汁,亦可用奶牛乳汁。古人认为“牛乳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气微寒无毒。甘寒能养血脉,滋润五脏,故主补虚羸,止渴”,是补益气血、生津润燥之佳品。牛乳所含养料丰富,它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含磷蛋白质——酪蛋白,含量平均可达2.9%,也含有白蛋白及球蛋白,这三种蛋白质都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所含脂肪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脂,也含有少量低级脂肪酸,此外尚含有卵磷脂、胆甾醇等;所含的糖主要是乳糖;牛乳亦含有矿物质,主要是钙、磷、铁、镁、钾、钠等以及维生素A、B1、B2、C、D、E,以及胡萝卜素、叶酸、乳清酸、乳酶、生物素等。
本方主要功能是补脾益气,固肾填精,养肺生津,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强壮剂,适宜于精气两亏、津液不足、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者服用,亦可用于久病体弱、反胃噎膈之人,但老年肥胖症及痰湿偏盛之人不适宜服用。
九转长生神鼎玉液膏
白术,气性柔顺而补,每用二斤,秋冬采之去粗皮;赤术,即苍术也,性刚雄而发,每用十六两。二药同用土炒。
二药用木石臼捣碎入缸中,用千里水浸一日夜,山泉亦好,次入砂锅煎汁,一次收起再煎一次,绢滤去渣,将汁用桑柴火缓缓炼之熬成膏,磁罐盛贮封好,入土里埋一二日出火气。日服三钱,白汤调下或含化俱可。久服轻身延年,悦泽颜色。忌食桃、李、雀、蛤、海味等。更有加法曰九转。
二转加人参二两,煎浓十二次熬膏入前膏内。名曰长生神芝膏。
三转加黄精一斤,煎汁熬膏入前膏。名曰三台益算膏。
四转加茯苓、远志各八两,熬膏加入前膏。名曰四仙术志膏。
五转加当归八两,酒洗熬膏,和前膏内。名曰五老朝元膏。
六转加鹿茸、麋茸各三两,研为末,熬膏和前膏内。名曰六龙御天膏。
七转加琥珀,红色如血者佳,饭上蒸二炊,为细末一两(50克),和前膏内。名曰七元归真膏。
八转加酸枣仁,去核净肉八两,熬膏和前膏内。名曰八神卫护膏。
九转加柏子仁,净仁四两,研如泥入前膏内。名曰九龙扶寿膏。
[按语]
方中赤术即今之苍术。苍术、白术,《神农本草经》并未区分,统称为术;至南朝陶宏景,则有赤术、白术之分;自宋以后,始有苍术之名。苍术、白术功能相近,均为健脾燥湿之品,但白术气不香窜,守而不走,而又有补益脾胃之功;苍术气味芳烈雄厚,走而不守,故尚有解郁辟秽之用。
在临床上白术多作为健脾益胃、燥湿和中药使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说:“白术,性温而燥,气不香窜,味苦微甘辛,善健脾胃,消痰水,止泄泻,治脾虚作胀,脾湿作渴,脾虚四肢运动无力”。《本草汇言》又说:“白术,乃扶植脾胃、散虚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苍术则多作为健脾燥湿、解郁辟秽药使用。如《本草正义》上说:“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霾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痠软,胸膈满闷,甚至填胀而苔浊厚腻者,非苍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温,亦非此化。……而脾家郁湿,或为填胀,或为肿满,或为泻泄疟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肿,或积肥滞而二便不利,及湿热郁蒸发为疮疡流注,或寒湿互结发为阴疽痠痛,但有苔浊不渴见,苍术一味,最为必需之品。
苍术、白术又都是古人常用的服食之品,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有不少服术而长生不老的记载。特别是苍术,尤为常用,以苍术为主药的延寿药方不胜枚举。据《本草纲目》记载,服食苍术具有“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捷。”二转加人参,以大补元气,生津益智;三转加黄精,以补中益气,添精生津,补益心、肺、脾、肾诸脏;四转加茯苓、远志,以养心安神;五转加当归,以补血养血;六转加鹿茸、麋茸,以温肾壮阳,滋精益血,强筋壮骨;七转加琥珀,以镇惊安神,活血消瘀;八转加酸枣仁,以养肝宁心,敛气安神;九转加柏子仁,以滋肾润燥,养心安神。
本方九转之后,不仅能补脾益气,而且可滋肾壮阳、养心安神、补肝益血。此外,尚可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方中所选药物也多为益寿良药。其中不少药物亦被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确有延年益寿和滋补强壮作用。本方药适宜于中老年人精亏阳衰、气血不足者服用,阴虚火旺者应当忌服。服用者应忌桃、李、雀、蛤、海味等。在临床使用时,可根据人之体质情况,酌情选用其中不同加法。
万氏延寿丹
赤、白何首乌竹刀刮去皮,各净一斤,切片;川牛膝去芦剉碎,净半斤,用黑豆三升并何首乌以木甑一处蒸之,取牛膝去心共捣成泥,晒干,碾细用。赤茯苓去粗皮,切片,净一斤,用牛乳五升文武火煮干,晒用之;白茯苓去粗皮,切片,净一斤,用牛乳五升文武火煮干,晒用之;煮用金银器,如无,磁器亦可。菟丝子半斤,酒煮成泥状,研开,晒干,为末用之;破故纸半斤,炒香熟,为末用之。
右六味皆不犯铁器,制出共为末拌匀,炼蜜熟,滴水成珠,退火毒三日,和末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每日进服三次。好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熟地黄酒浸蒸丸,生地黄酒浸研烂,加入前药内尤妙。
[按语]
原名为“延寿丹”,为了与其它延寿丹加以区别,特冠以“万氏”二字。此方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何首乌丸”基础上加味而成,何首乌丸方为“牛膝一斤,何首乌三斤,切如棋子大,杵臼中捣,以黑豆与药一层层铺就蒸之,令豆熟为度,去豆,取药晒干,又换豆蒸之,如此三遍,取药候干为末,蒸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食前服……补暖脏腑,祛逐风冷,利腰膝,强筋骨,黑髭发,驻颜容,性温无毒,久服轻身,延年不老。“近来有人以家蚕作试验,发现“何首乌丸”能提高机体的生活能力,减少死亡,使生物体达到其自然寿命。这说明“何首乌丸”是确有延年益寿作用的。
万氏延寿丹更加赤、白茯苓,以加强何首乌的养心益智作用,加菟丝子、破故纸则使原方具有温肾助阳功能,从而成为阴阳双补之剂。
方名“延寿丹”,说明它是专用于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的处方。此方药温而不燥,补而不腻,一般人均可服用,但平素脾胃虚弱或阳热内盛之人应当慎用。
一醉不老丹
莲花须、生地黄、槐角子、五加皮各二两,没石子六个。
以木石臼捣碎,以生绢袋盛药,同好清酒十斤入净罈内,春冬浸一月,秋二十日,夏十日,紧封罈口,浸满日数任意饮之,以醉为度,须连日服,令尽酒。尽而须发白者自黑矣,若不黑再制服之。专养血,乌须黑发。
[按语]
本方药主要功能是乌须黑发。道家认为“发者血之余”,是说毛发的荣枯盛衰与血有密切关系;而精又能生血,所以毛发的荣枯盛衰,与精和血亦有密切关系。道家还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因此毛发的荣枯盛衰,则又与心、肝、肾诸脏的功能有直接关系。基于这种认识,道家在治疗须发早白时多从调心、肝、肾功能和滋精养血入手。
本方中之莲花须,入心、肾二经,其功能为清心益肾,固涩精气;槐角子入肝经,其功能为清肝滋燥,疏风凉血。《本草求原》上说“槐角润肝养血”。从现代药理来看,莲花须和槐角都有软化血管、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道家称其能乌须黑发是有科学道理的。
生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故临床上常作为乌须黑发药使用。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地黄可防止细胞老化,增强神经反射机能,也就是说地黄确如古书记载的那样,有滋补强壮、抗衰防老的作用。
五加皮,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强壮筋骨等作用。我国现存最早的道家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叫“豺漆”,梁代著名的药物学著作《名医别录》又叫它“豺节” (据黑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考证)。目前临床上一般将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的根皮均作为五加皮使用。五加皮,古人除了用作祛风胜湿药外,还常将其作为滋补强壮、延年益寿药使用。如《名医别录》即记载它能“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
没石子,入肾、脾、肺诸经,其功能为固肾涩精、敛肺止泻,此方中主要取其固肾涩精的作用。
本方以生地黄、五加皮补益肝肾,滋精养血;莲花须、没石子固涩精气;槐角子清肝滋燥,疏风凉血。此五种药物组合在一起,既能“开源”又能“节流”,既扶正,又能祛邪。
本方药功能为滋精养血,祛风凉血,适宜精血亏虚、须发早白、腰膝痠痛者服用;阳虚内寒者应当慎用。
毓麟固本膏
杜仲、熟地、附子、苁蓉、牛膝、补骨脂、续断、官桂、甘草各四两,生地、大茴香、小茴香、菟丝子、蛇床子、紫梢花、鹿角各一两五钱,羊腰一对,赤石脂、龙骨各一两;用香油八斤,熬枯去渣。用黄丹四十八两,再入雄黄、丁香、沉香、木香、乳香、没药各一两,麝香三分,阳起石五分。
[按语]
据宫中配本载,此膏“异授秘传”,实则很可能为宫廷御医所创。原书未载其制法。据现代药膏熬制方法,一般分为炸料、炼油、下丹、摊制几个步骤。
炸料:用芝麻油置锅内加热至170-190℃时,将有关药物下入油中,不时翻动,油的温度不宜超过240℃,对上浮的轻浮药物,应随时用漏勺按下。炸至药物表面全部变成焦黑色,撤离火源,待油的温度降至200℃以下时捞出药渣。这即是方中“熬枯去渣”之阶段。
炼油:炸料去渣的油,继续以武火熬炼,油的温度上升到320-330℃时,改用文武火,使油温保持在320-330℃。一般熬炼约5-6个小时,炼至滴水成珠为度,待温度降至220℃以下时滤净药渣。本膏的炼制过程缺少此阶段,恐系简略的缘故。
下丹:将炼油放置锅中,俟温度升至176-190℃时,取规定比例的黄丹等徐徐加入锅中,并不停搅动,待黄丹由红色变为黑色,冒出大量浓烟,同时温度上升至320-330℃时,药膏即成,此时应立即撤离火源。为了去火毒,应徐徐向锅内膏药喷淋清水,并不停搅动,待浓烟散尽,停止喷水,继续搅拌,至水气全部蒸发即可出锅摊膏,或收贮瓷罐盛之,将口封固备用。
摊制:将药膏放置锅内,加热溶化过滤,晾至温度60-70℃时,摊在绢布上。是膏药均可参照此方法熬制,本膏也如此。
关于本方药用法,据清宫配本云:“妇人贴脐上;男子贴在左右肾俞穴各一张,丹田穴一张。用汗布缚住,勿令走动,半月一换。”尚谓此膏可“终身永贴”。
本方是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补骨脂丸”(补骨脂、菟丝子、没药、乳香、沉香、胡桃仁)去胡桃仁,以补肾固元,强壮筋骨;仿《本事方》鹿茸丸(鹿茸、菟丝子、茴香、羊肾),易麝茸为鹿角,以补肾壮阳;用《濒湖简易方》之治阳事痿弱方(紫梢花、生龙骨、麝香)以固肾涩精;另加附子、官桂以补命火;蛇床子、阳起石、肉苁蓉、大茴香、丁香以温肾助阳;生地、熟地以滋精养血;续断、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强壮腰膝;赤石脂以收敛精气;木香以理气调中;黄丹、雄黄以解毒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关于本方药的功效,据清宫配本记载:“种子之功,百胜百效”,又称“男妇如能常贴此膏者,气血充足,容颜光彩,诸痰不生,乌须黑发,固精种子。”并谓“此膏终身永贴者,体健身轻,返老还童”。这些虽然可能有些地方言过其实,但其温肾壮阳、固精种子之功还是可信的。据光绪三十三年皇上起居注载:“遗精之病将二十年,每月必发十数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精液愈泄愈稀,下部久已虚冷”等语,这也可以说明本膏是用来温肾固精的。以此来看,本膏主要适宜中老年人肾阳虚衰者贴用,此外也可用于治肾阳虚衰、腰膝痠痛、梦遗滑精、阳痿不举以及行经复能、湿寒带下诸症。阴虚火旺或阳热内盛者应当禁用。
版权所有:养生保健网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 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